百年老牌兵工厂,援建的几十个三线子弹厂·四川东北的老厂备忘
“我没有写三线人本来的样子,我所记录的,只是三线厂不该被忘却的记忆”
——三线备忘·寻找三线记忆
记录三线·不该被忘却的样子
三线厂溯源:援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是一场浩大的工业迁徙,随着三线厂迁徙的,还有那些上千万计的三线建设者和家属、子弟们。
正是三线建设让他们几代人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
他们这些人有可能生在四川,长在四川,但户口本的籍贯一栏,却赫然写着千里之外的东北或者上海;
他们这些人的二代子弟,说着一口流利的家乡话,但年过半百也从未回过家乡;
一位漂泊的三线8230厂子弟·雪晶莹
这些人就是三线援建者,当年他们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走进了深山,走进了远离故乡的三线厂。
所以写三线子弹厂,一样绕不过三线的援建,下面我们沿着父辈的脚印,去寻找那些曾经三线枪弹厂的援建厂与援建人。
三线·退膛的子弹厂
子弹厂援建:当年那些弹厂的好人好马,来自哪里?
在三线备忘编者纷杂的三线厂历史资料中,发现上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子弹厂的好人好马,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都指向几个特定的区域。
这些援建的老厂,大多都是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厂,说他们当年威震一方,似乎并不过分,而且他们也与建国初期“156项”的布局有很大关系:
某兵工厂子弹射击检验·哪个厂?猜
山西中阳国营新建机械厂(9141厂)由沈阳321厂援建;
安徽小三线皖中机械(942厂)则是由沈阳321厂提供技术支援;
山东蒙阴小三线民丰机械厂(9381厂)他的主要技术力量来自,四川国营451厂和东北国营321厂;
在国营前进机器厂(9921厂,当地人称504厂)的老兵工的回忆中,我们更是看到一长串的三线人的老厂代号:沈阳321厂、四川791 厂、四川451厂、牡丹江121厂、哈尔滨671厂、太原743厂、太原247厂等等。
正是这些老厂的父辈们,从白山黑水的东北和巴山蜀水的四川,走向了全国各地的小三线建设,也从此有了“三线子弟”这个让我们一辈子都抹不去的特殊身份。
下面我们重点看一下,我们几个老厂曾经的辉煌历史。
沈阳五三厂旧址·老照片俯瞰
老厂历史:沈阳321,“五三”模范工厂
代号为“321”的国营第三二一厂名气,在兵工行内大家耳熟能详的是“沈阳五三厂”。
沈阳321厂,其前身是1920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建立的奉天军械厂枪弹工场,1922年,张作霖在沈阳北大营建起了国内首家制造迫击炮的修械司,后改扩建为辽宁迫击炮厂。
沈阳解放后,中共将该厂改称为东北军区军工部五三工厂。五三厂在抗美援朝中做出过巨大贡献,并创造了“五三工厂经验”。
至今该工厂“你们是依靠工人阶级搞好工厂企业的模范!”锦旗,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抗美援朝纪念馆。
1956年,321厂完成了五三式7.62mm普通弹的试制并定型工作,这是新中国第一批制式子弹。
重庆·代号791长江电工旧址
老厂历史:重庆791,铜元局的子弹传奇
重庆791厂,正式名称国营第七九一厂,对外称国营长江电工厂,前身为重庆铜元局。
1905年始建,1930年刘湘,将铜元局压、印花等设备改装为枪弹生产设备,改名为二十一军子弹厂,抗战时期改名为第二十兵工厂。
解放后后改名为国营长江电工厂,为国内重庆少有的土生土长的兵工企业。
1956年,791厂完成了从苏联引进56式7.62mm(普通、)枪弹的设计定型和试验,并进入正式生产。由此拉开了新中国56式7.62mm(普通)枪弹的生产。
此厂有意思的是在三线建设时期,子弹厂分出661厂(南山机器厂),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又在破产、重组的大潮下重新回到长江电工(791厂)。
代号451·重庆嘉陵厂宿舍区
老厂历史:嘉陵工业,源自上海龙华枪子厂
451厂全称国营第四五一厂,对外厂名“嘉陵机器厂”,他最为有名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红遍全国的“嘉陵轻便摩托车”,当年是中国第一品牌的民用摩托车。
451厂的前身为清朝江南制造总局,1875年在上海创办龙华枪子厂。是我国兵工史上最早的枪弹厂之一。
国民时期改为25兵工厂,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内迁重庆沙坪坝双碑嘉陵江畔,至今老厂区已经开辟为双碑子弹公园、挂榜山公园,甚至高楼大厦。
废弃的兵工遗址
三线往事:扯不断的记忆,忘不掉的历史
当然除了上边简单介绍的,当年支援各个省三线建设的厂子:牡丹江121厂、太原743厂、太原247厂、哈尔滨761厂也都曾经八面威风、威震一方,篇幅原因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后面写到各个省小三线子弹厂时,会再做详细介绍。
三线厂的人大概都会有一丝老厂情结,不管心中的那个老厂辉煌也罢,没落也罢,他们追忆的不是厂,而是自己的青春和三线子弟的童年。
时光冉冉,岁月如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新”厂(老厂援建的小三线)也渐渐在时间的冲蚀下变老,甚至消失在世人的视线中。
三线:扯不断的记忆·忘不掉的历史
作为大三线建设者的后裔,我们三线备忘的编者一直在努力寻找,那些父辈们曾经走过的三线之路。正如文前我所写:“我没有写三线人本来的样子,我所记录的,只是三线厂不该被忘却的记忆。”
我们的父辈,是值得尊敬的一代人,他们的形象伟岸也许并不伟岸,甚至谈不上文学作品与影视剧里谈的什么伟大牺牲精神。投身三线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是个人选择。但说他们一句默默奉献,这丝毫都不过分,因为在那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背后,他们曾是一个时代的承重墙。#三线寻厂#
三线备忘·只为了不遗忘
三线子弟可搜索【代号xxxx】格式
查找三线备忘所写三线厂
共同找回我们曾经的三线记忆
—=THE END=—
人民币发行70年“故事”在重庆揭秘
图为展览中的“红色金融萌芽”部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成立的人民金融组织、创建的第一个造币厂的历史故事。 刘贤 摄
图为展览中的“红色金融萌芽”部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成立的人民金融组织、创建的第一个造币厂的历史故事。 刘贤 摄
中新网重庆3月8日电 (记者 刘贤)人民币设计稿、第二套三元纸币、10公斤千禧年纪念金币、大足石刻金银纪念币……8日,“中国名片——人民币发行70周年纪念展”巡展在重庆开幕,众多罕见珍品揭开面纱,人民币发行70年的“故事”也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图为第一套人民币壹仟元券(马饮水)设计稿。 刘贤 摄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主任马天禄说,人民币的发行史,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光辉历程。从统一中国货币到建立起完善的货币制度,人民币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货币乱象,承载了计划经济的风雷激荡,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大浪淘沙,在抵御住经济危机的风险和压力、承担起稳定亚洲金融风险的历史责任之后,伴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繁荣发展,人民币以稳健的步伐逐步登上了国际舞台。重庆这座山水之都,也有幸在人民币70年发展历程中留下足迹。重庆市南岸区长江边的长江电工厂,曾在改革开放初期长达9年的时间里,承接了中国人民银行印制总公司印制分币的计划任务。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的巫峡、瞿塘峡的秀美风光,成为了第四套人民币5元和第五套人民币10元的背景图案。为纪念重庆市直辖这一历史性时刻,1997年发行了重庆直辖市成立纪念银币一枚。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于2016年成功发行一套二金二银的贵金属纪念币。
图为独具重庆特色的大足石刻金银纪念币。 周毅 摄
记者了解到,展览共分“逐本溯源、行远自迩、励精图治、中流击水、惠风和畅、行稳致远、印鉴历史、徙木立信、深根固柢、鲲鹏振翅”十大板块,共展出500余件珍贵展品,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五套人民币、普通纪念币(钞)、贵金属纪念币,以及打击防范假币、人民币发行与流通、人民币跨境流动等方面内容。其中,独具重庆特色的大足石刻金银纪念币,该套金银纪念币主要以宝顶山景观及“千手观音”“日月观音”“释迦涅槃圣迹图”三个造像为画面,全方位展示大足石刻的迷人魅力,拥有着浓郁的重庆特色和极高的收藏价值。
当日,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以“丝绸之路与中国白银货币”为题进行讲座。他说,中国古代早期没有白银货币。唐朝的丝绸之路改变了中国白银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的传统;明代后期大规模的海上丝路贸易,使得白银在中国完成了货币化进程,取得了本位货币地位。白银在中国货币化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说明闭关自守只能走向末路,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此次展览由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主办,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承办,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钱币学会协办,将从3月8日一直持续到3月17日,在重庆银行总行大厦三楼向公众免费开放。
相关问答
重庆市南岸区茶园工业园茶花路3号?
要到重庆345线|主城区公交[分段票制]专线7:00--19:00¥1-2|过隧道¥2重庆冠忠公交集团去程:南坪枢纽站-大浪淘沙[南岸区府](单向)-二小区(单向)-...
德阳21路到兴业银行德阳分行哪个站下?
18站:兴业银行站下。德阳公交21路是一条公交车路线,汽车公司是:德阳裕兴公交有限责任公司。票价2元。行驶车辆:11米长江纯电动公交。沿途站点有:1东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