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单招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 工学+医学=?这位上大博士生,探索未来医疗的无限可能!

小编 2024-12-27 高职单招 23 0

工学+医学=?这位上大博士生,探索未来医疗的无限可能!

在上海大学

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

有一位博士研究生

在迎新主题视频《向上的力量》中亮相

他鼓励学弟学妹

要敢于质疑、勇于突破

用科创开启人生无限的未来!

他就是

第二届“上海大学研究生年度人物”

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一等奖

第七届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获得者

——任新振

让我们一同走近他

共同探寻他如何以智慧为墨

描绘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科创蓝图!

任新振,男,汉族,中共党员,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2级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以来,他怀揣着对先进智能技术的热爱与追求,将自身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医工交叉融合领域不断求索,实现了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的创新突破。“工”行实践勇创新、“医”往无前振翅飞, 他敢闯会创的逐梦之路,正是“智”行合一、科创报国的生动实践。

01 “工”行实践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钱伟长老校长的话语自入学之初就深深地烙刻在任新振的心中,他立志要做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的研究。在上海大学硕博连读期间,任新振加入了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先进智能算法的研究。

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技术在上海电气等多家企业的应用场景

“科研很苦,但坚持很酷!” 科研之路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与团队成员一起,先后调研了27家代表性制造企业,收集上百万条数据,这为破解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件运动状态的随机性误差扰动难题奠定了基础。他深入生产一线,直面挑战和瓶颈,坚守调试现场,凭借坚韧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逐步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深入研究适用于复杂工业环境的高速高精度检测方法,逐渐掌握了解决瓶颈问题的关键技术。

任新振坚定地表示:“只有在一线收集关键数据,再加上百倍的努力和汗水,才能创造第一技术,突破制造业的瓶颈。”

他所在的团队首创基于空间运动路径的目标搜索技术,极大减少了现场图像中出现的干扰以及光照不均匀引起的误差,突破了传统检测算法由相机传感单元像素数量限制带来的精度约束,在较低分辨率图像条件下实现微米级的高精度工业产品检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现代制造业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业界第三方评价和权威检测报告

目前,“现代制造业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的项目成果已推广应用于600余个国内外知名企业,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得到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评“2023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该项目获评“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02 “医”往无前

任新振与团队钻研的“现代制造业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关键技术及应用”不仅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更能通过医工结合,提升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近年来,我国腔道类癌症发病率高达39.2%,早癌漏检率高达26%,众多患者错失黄金治疗时机。现有复用型内窥镜智能化程度低、交叉风险高,成为内镜诊疗发展瓶颈。“用高速高精技术突破内镜诊疗的瓶颈,挽救更多患者的宝贵生命”是任新振科研之路的不懈追求。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任新振迎难而上,致力于研制融合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医疗装备,旨在提高早癌检出率、普及内镜诊疗技术,以科技的手段守护腔道健康,挽救患者生命。

项目研发历程

深入分析543万张内窥镜图片,编写3万余行代码,进行了百余次的硬件测试与精进……面对重重困难,他从未想过退缩。“为国民健康作出贡献,挽救更多宝贵生命”的理想与责任感成为了一座灯塔,照亮着他前行的道路。

最终,他与团队成功研制融合早癌诊断的一次性电子内窥镜。这一突破性的创新实现了“即刻、即准、即信”诊断病灶,在大幅提高早癌检出率的同时,降低检测成本、减少交叉感染,进一步推动智能内镜筛查在全国普及推广。

任新振在生产一线测试电路、研发产品

一次性内窥镜主机(原型机、初代产品与进阶产品)

任新振在学校第二届“博思论道”博士生学术论坛发言

目前,该项目已与多家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合作,参与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有望进一步推动项目成果惠及社会。该成果获得多位医学、工程领域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荣获“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竞赛奖项。项目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质审查专利5项,获评 “2022年上海百强专利”,其科技创新的成就也被中国科学报、上观新闻、文汇报、澎湃新闻等众多媒体平台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该项目的比赛报道、比赛现场及奖项

03 “智”行合一

医工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实践,也是当代青年科创报国的力量凝聚。

不囿于实验室的一方天地,任新振还身体力行地用自身经历辐射引领更多“双创”青年。他指导的医工科创项目获第十八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多次走进上海中小学课堂,开设科普讲座,覆盖千余名青少年,生动传播科技知识和创新理念,将科创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中。他应邀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3浦江创新论坛”、上海科技节等国际峰会作学术报告,讲述中国青年的科创故事。依托中英合作的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他与国内外青年学者交流科技前沿知识,展现中国青年“科技报国”的能量。

“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束光,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科研之外,他更希望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社会,在校内外许多志愿活动现场,都能看到他热情洋溢的身影。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他收获了成长与满足,多次荣获上海大学研究生优秀党员先锋、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任新振参加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

与海内外学者交流科技前沿知识

自强不息,道济天下。他敢闯会创,研发核心技术;心系家国,勇攀科研高峰。未来,他也将继续在科研征途上砥砺奋进,深耕先进智能技术研发领域,服务国家发展所需,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奉献青春力量!

实践与理论并重

他以行动诠释跨界的力量

科创成果惠及民生

他矢志不渝报效国家

任新振同学

为你点赞!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44!上海大学新增这些市级重点课程

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4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24〕38号)。上海大学推荐的《人工智能与管理创新》等44门课程均获批立项,立项课程数量位居上海高校第一位。 其中包括AI+课程18门、产教融合课程6门,创新创业课程3门、紧缺急需人才领域课程5门、实验实训实践课程8门、其他类型课程4门。

上海大学2024年度

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名单

AI+课程

序号

学院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职称

1

悉尼工商学院

人工智能与管理创新

霍伟伟

教授

2

上海电影学院

媒体发展前沿研究

张斌

教授

3

未来技术学院

人工智能导论

刘晗笑、岳晓冬

讲师、教授

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智能制造工程导论

赵杨洋

副教授

5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智能控制

辛立明

教授

6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大数据决策

盛博、陶璟

讲师、副研究员

7

上海美术学院

建筑设计(7)

刘坤

副教授

8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视觉

王永芳

教授

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智能材料与智慧生活

邢娟娟

副教授

10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系统工程

樊蓓蓓

副教授

11

经济学院

机器学习原理及金融应用

王伟冠、倪中新

讲师、教授

12

上海电影学院

数字合成技术基础

陈志宏

教授

13

上海美术学院

VI设计

刘昕、成义祺

副教授、讲师

14

外国语学院

通用英语C级

(1-3)

张秀丽

副教授

15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光纤技术实验

黄怿

高级实验师

16

国际教育学院

古代汉语A(1-2)

朱焱炜

副教授

17

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

王宁

副教授

18

上海电影学院

表演片段训练

刘正直、田丰

讲师、教授

产教融合课程

序号

学院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职称

19

上海美术学院

会展设计基础A

董春欣、成义祺

副教授、讲师

20

上海美术学院

建筑设计(4)

张维、李刚

讲师、教授

21

管理学院

供应链管理

孙华丽

教授

22

管理学院

管理学

卢超

教授

23

管理学院

财务会计

颜恩点

副教授

24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A

贾少晋

副教授

创新创业课程

序号

学院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职称

25

上海美术学院

UX设计

陈志刚

副教授

26

新闻传播学院

传媒经济学

刘志杰

副教授

27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智能结构

张顺琦

教授

紧缺急需人才领域课程

序号

学院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职称

28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制药工艺学

王丽君

副教授

29

微电子学院

集成电路器件与工艺仿真

李梦姣

教授

30

法学院

英美财产法

李凤章

教授

31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计算流体力学

杨小权

教授

32

钱伟长学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许新建

教授

实验实训实践课程

序号

学院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职称

33

工程训练中心

工程训练3

张海光

副教授

34

微电子学院

集成电路综合设计

刘成

副教授

35

理学院

磁性物理与器件

尹鑫茂

教授

36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田野考古实践

段勇

教授

37

新闻传播学院

新媒体视频实务A

胡斯文

实验师、副教授

38

上海美术学院

环境雕塑

E(1)

肖敏

教授

39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嵌入式系统项目设计

陆小锋

高级实验师

4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1)

陈卓、金曼

实验师、副教授

其他

序号

学院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职称

41

马克思主义学院

美丽中国

叶海涛

教授

42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档案保护技术学

耿志杰

副教授

43

经济学院

财政学

谭静

副教授

44

社会学院

社会工作概论

陈佳

副教授

本轮课程建设旨在以专业建设为引领,以课程改革“小切口”带动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大问题”,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上海大学聚焦专业核心课程及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构建以教学新理念、新方法为引领的核心课程体系。此次立项的44门课程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效果显著,课程建设体现“两性一度”。我校将加强对立项课程建设的管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和目标。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相关问答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申请方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上海大学的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接受调剂生吗?

当然接受,上大机电系实力可是很雄厚,其机械来源于上海工业大学,现在上海有个二工大就是因为有工大才避开的。老工大对上海的影响巨大,请自行百度台多资料介绍...

上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怎么样,我是专业调剂的?

这个专业不错,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自动化系是上海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具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强大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能为学生提供各...

上海大学就业情况如何?

其中就业的岗位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主干学科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的情况也是非常好的。上海...

上海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怎么样?

上大的工科总体来说还不错,电子信息在机自学院,机自学院是上大第一大学院,因为上大现在是大类招生,理科生一年之后选专业的时候选择电子信息工程的还是很多的...

上海大学通信工程研究生怎么样?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最高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次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大学毕业生起薪最高的专业是经济管理类,其次是电信工程及管理;通信工程专...

上海大学电气类毕业后好找工作吗?

上海大学成立于1994年,是上海市属国家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

机电一体化可以考什么大学?

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学有:河北工程大学、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河北农业大学、衡水学院、太原科技大学、邯郸学院、晋中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朝阳师范高等...

上海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如何?-汇财吧专业问答test

[回答]上海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科仅仅排在全国第50名,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会计学也不会太强上海大学的会计学专业水平非常一般。在教育部2012...

猜你喜欢